公众号运营三部编曲

2019-06-29 14:38:29
    无论任何领域,当人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止步不前,或者,努力的成效极低时,说明该领域的“底层理念”存在重大缺陷。
    而新媒体运营(确切的说是整个基于“注意力”市场的泛内容领域),很明显到了该“升级操作系统”的时候了。
    这并非一句“红利期已过”、“跨界竞争”就可以简单打发,然后无视增长瓶颈,心安理得继续该咋地咋地。
    正如在“科学世界中”,任何一丢丢的“微小差距”就能引发整个基础科学的“天翻地覆”:比如,开普勒发现行星飞行轨道是椭圆而非圆形,孕育了牛顿力学体系;而水星的轨道仅比牛顿理论预言的偏离了万分之一度,最终使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取代了牛顿力学;至于量子力学的光子干涉现象就更“渺小”了……

    如若与之相比,“粉丝生命周期”于粉丝经济的“商业世界” 而言,简直像是在太阳旁边突然蹦出了个“黑洞”般的重量级发现。


    那么,我们到底该不该将“生命周期”理念引入核心运营战略中?
    引入该理念后能否使业绩维持高速增长?
    如果引入,那会有哪些配套“大问题”亟待解决?
    一、该不该将“生命周期”理念引入核心战略
我们判断一个要素是否该受“最高级接待”的关键在于它对核心要务的影响权重。对于以盈利为目标的互联网企业而言,核心要务自然是“商业价值”咯。
    二、引入“生命周期”理念能让业绩快速大幅度增长么?
“治标不治本”、“釜底抽薪”这些成语早已存在几百上千年了,遗憾的是,时至今日,工具主义、线性思维反倒却更广泛深入民心。
    三、提升粉丝生命周期的配套“大问题”
前面的商业总价值图已经充分论述,引入“粉丝生命周期”理念后,战略目标就不该是盲目的“拉新、促活”而是“提升粉丝生命周期”(即提升商业总价值)。
    大问题一:具体怎么做才能提升“粉丝生命周期”?
    大问题二:需要引入哪些新的指标评估“优劣”?
    大问题三:内容水平提升之后,即变相提升了内容定位,那是否会丢失“认知水平”较低的用户,怎么处理?
    四、提升宏观生命周期:融入全新底层思想
    所谓宏观粉丝生命周期,意即特定类型内容的“内在生命期”。
实现这个可能性的思路就一个:持续在该垂直领域中融入全新的底层思想。
    五、提升微观生命周期:相对竞争优势、容忍度、峰终体验
    年纪踏入某领域“宏观生命周期内”的用户,打个类比,就像即将就业的年轻人,他虽然一定需要就业(开始对该领域内容有“强”需求),但他依然可以自由选择去哪家企业工作,中途不爽也可以随时跳槽。
    这就是微观粉丝生命周期的概念,它类似经济学的“完全竞争”模型,但由于“泛内容”(广义的知识)的特殊性,还是有些区别的。
    总结一下,提升微观生命周期,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,他们彼此间存在相当高的正相关性(即某一项实施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整体效果)。
    六、如何制定全新的数据指标验证成效?
    传统的“粉丝经济”,评估内容质量的指标简单粗暴:阅读量、转发量、新增粉丝数量、粉丝总量……这些可量化、很直观,但问题很大。
    七、探讨最后的大问题:提升内容深度损失新用户怎么处理
    在正式讨论之前,我觉得很有必要“科普”一个观点:我们务必要与任何“绝对化”的观点保持距离。
    比如,我们熟悉的“包治百病”、“保证赚钱”、“一小时学会”……等等,这些“绝对化语言”要么与狂妄无知为伍,要么与江湖骗子相伴。
    自己的理念,自己去验证。
    是对的,就要贯彻到底!